《蔷薇诗集》序

发布日期:2022-10-27 09:48信息来源:老年大学 责任编辑:汪大白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苔花点点不须栽,敢效夭桃尽兴开。

待到蔷薇铺锦绣,山城处处唤春来。

这首小诗写的是我读过《蔷薇诗集》之后的真实感受。

我在黄山市老年大学任教已有十年之久,发现两个诗词班一直都是氛围和谐、好学上进的集体,诗友们的写作热情和人生态度时时激起我心中的波澜。大家长年聚首,济济一堂,没有功利的追逐和计较,唯有探索的兴趣和坚持。在此十年之间,除了常年见于班刊、展板、校报以及各级各类刊物上的诗词作品之外,还有十来位诗友编印出版了自己的诗词专集。大量诗词的创作,尤其是一些专集的问世,不只是给人增添一层层收获的欣喜,同时还会引发某种人生的审视和艺术的观照。

眼前这部《蔷薇诗集》带给我们的惊喜和启迪也正如此。

尚未走进老年大学的“学龄前”阶段,汪美娟是个下岗居家而自谋生计的“三无市民”,一无学历文凭,二无固定职业,三无发薪单位,其人生处境的困窘状况可想而知。但是自从2014年春季入学以来,老年大学见证了她孜孜不倦学诗写诗的八年历程,见证了她处世态度和人生诉求的显著变化,进而也就从中见证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情怀。清代名家袁枚有首小诗说得好: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诗中说的是一种人生、一种精神。尽管身世卑微,但却不甘沉沦,焕发生命活力,绽放人生光彩——这就是奋发进取的人生,这就是自尊自强的精神。

我们打开《蔷薇诗集》,生命的脉跳呯然可闻,文学的激情灼热感人。全集九个标题之下,大约七百首诗词,林林总总,应有尽有,几乎囊括了天地万物,纵贯了古往今来。或对历史人物酌情评议,或对当代社会纵情讴歌,或对江山风物倾情描摹,或对岁月人生深情咏叹——作者的视野何其广阔,作品的情感何其饱满!尤其是那些有关时令节气、生活习俗的诗词,简直就是成组成列地排闼而出,其中倾注着作者的极大热忱,包含作者对自然、对人生的深切体验和潜心感悟。我们可以这样说,眼前这部《蔷薇诗集》,恰如满架盛开、满墙铺展的蔷薇花,因为没有赶上桃花的春光,当然也不在意牡丹的盛妆,只是以她与生俱来的性情和活力,自由自在地任意开放,无遮无拦地挥洒色彩,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绚丽篇章。

跨进老年大学的门坎,步入文学艺术的殿堂,人生便会悄然发生变化,精神必然会得以升华——《蔷薇诗集》的作者就是一个明证。作者不仅赋诗填词,近年又在学书学画。而且,正当《蔷薇诗集》付梓之时,她还背起小提琴走进了一个新的课堂。

是的,她赶上了一个好时代。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,这个新的时代总能让人满怀高飞的激情,去追逐更加优雅的梦想。

我们祝她梦想成真!